插话绘 | 莫让控烟女生成孤勇者
近日,杭州一女生在饭店用餐,忍受不了呛人的烟味,向餐馆投诉无果,自行出面劝阻吸烟者,换来的竟是抽烟者理直气壮的冰冷嘲讽:“不想闻烟味就别出来吃饭。”
面对商家和稀泥、食客冷漠旁观,以及监管部门的缺位,在这场控烟行动中,杭州女生成了柔弱的“孤勇者”。
这绝非个例:此前,演员徐娇在长沙餐厅劝阻吸烟之举,同样掀起舆论波澜;杭州女生发声后,众多网友纷纷跟帖,倾诉着自己类似的经历。
从公共健康视角看,二手烟的危害触目惊心,已被证实是儿童哮喘、成人肺癌等多种疾病的诱因。
法律层面,我国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》第十八条明文规定,室内公共场所严禁吸烟,经营者不仅要设置禁烟标识,更有义务劝阻吸烟者。
然而,“天下之事,不难于立法,而难于法之必行”。现实中,吸烟者常将“消费自由”扭曲为侵害他人健康权益的借口;部分商家为留住“烟民客源”,对吸烟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暗中提供便利,致使禁烟规定沦为一纸空文。
打破禁烟困局,需多方合力:商家应跳出“吸烟客源至上”的短视局限,主动将设置禁烟标识、打造无烟环境作为基本服务标准;监管部门要切实扛起责任,摒弃“轻微警告”等流于表面的处罚方式,通过提高违法成本、常态化严格执法,让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;同时,公众也应像杭州女生一样,积极行使监督权,如通过12345热线投诉、拍摄证据留存等,让违规者无处遁形。
唯有建立“法律震慑+技术监管+全民监督”的立体防控体系,让违法成本高于侥幸收益,才能避免让守法者成为孤勇斗士。
当商家意识到纵容吸烟的代价远大于所谓“顾客流失”,当吸烟者每次伸手摸烟盒都感受到制度约束的目光,公共空间的文明秩序才能真正建立。
(漫画 张叶 评论 殷小平 策划 殷小平)
校对 陶善工
热点资讯
- 华西医院连续3年承办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肝
- 从小众游戏到“精神桃源”,两周年的它
- 财经聚焦|三大指数继续上行 我国经济总
- 神工股份:3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,汇添
- 宁夏中卫进京推介文旅资源 邀北京市民打
- 中国女留学生亲历曼谷地震:公寓墙面裂
- 黑色西装裤霸榜整个春天!简约飒爽时髦
- 12位学科带头人受聘 青岛市市立医院莱西
- 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,为何劝你尽量
- 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成功救出一名女